“人民工匠”许振超
10月13日,在山东港口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,一艘艘货轮停靠在岸边,高耸的桥吊正有条不紊地将大大小小的集装箱卸下,生产井然有序。这里正是“人民工匠”许振超奋斗数十载的热土。
走进许振超大师工作室,只见他身着工装,佩戴党员徽章,正和徒弟们严肃认真地探讨技术难题。载誉归来,年过古稀的许振超步履不停:在集团宣讲,到全国总工会作报告,在清华大学工匠培训班讲课,参加浙江省职工创新展示开幕式、大国工匠进企业活动……弘扬工匠精神、鼓励科技报国,许振超乐此不疲。
“我一定不辱使命,为国家培养更多科学技术创新型工人。”这是许振超在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向习许下的铮铮誓言。
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岁月里,铁人王进喜的名字伴随他的成长。“宁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!”中国工人阶级的豪言壮语在许振超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。“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,只要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,就要有迎难而上、永不退缩的精神。”
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。“做一名好工人,为国家做贡献。”许振超立下少年志向。
1974年,24岁的许振超进入青岛港,如愿成了一名工人。当时的码头虽然慢慢的开始机械化探索,但仍主要是依靠人拉肩扛。此后十年间,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,许振超重新认识了“劳动”。
“劳动很苦、很累,很多时候很枯燥,但劳动的成果非常美。”许振超坦言,道理虽简单,但真真切切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特别容易。十年磨砺,少年的一腔热血沉淀为青年的执着与坚定,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:要坚持奋斗,干一行爱一行。
1984年,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,许振超被选为第一批桥吊司机。在劳动之外,他很快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。
当时,进口桥吊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厂家手中,设备发生故障时只能高薪聘请外国人修理。有设备而无技术,处处受制于人,这样的窘境常常让许振超感到不安。“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自己掌握技术!”他决定想方设法弄懂桥吊的工作原理和修理方法。
只有初中文化,也不懂英文,许振超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。但他没被吓退。一边啃单词,一边研究电路图,通过反复琢磨、研究,几年下来,许振超终于逐步掌握了各类桥吊技术参数和设备性能。“再也用不着求外国人修设备了!”青岛港有了自己的技术专家,许振超也由此走上了技术报国之路:干一行精一行,不断超越自我。
他没有高学历,读过的各类书籍却多达2000余册,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。秉持“国家要说明就做什么”“要说明学什么”的信念,许振超多次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,创造“振超效率”,九次刷新世界纪录。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“学习型、知识型、创新型”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,获得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优秀员、改革先锋、最美奋斗者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。少年理想终成现实。
今天,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是我国首个全国产、全自主自动化码头。2023年发布的新华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,从港口条件来看,货物吞吐量、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四和第五,东方大港赫然屹立。
然而,几十年前,青岛港在世界港口中还只是个“无名小卒”。早期港口作业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:没有统一标准,现场嘈杂,故障频发。
效率就是生命。1992年,成为桥吊队队长后,为解决这一问题,许振超开始练习并推广“无声响操作法”:将偌大的集装箱放入船上或车中,从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,做到铁碰铁而“无声”,最大限度降低磨损率和故障率。
然而,反对声音不绝于耳。很多人认为,要从头实行一套新的作业方法,必然耽误生产。但许振超不为所动,决心用事实说话。在他的坚持下,团队职工逐渐掌握了这种工作方法,从长期看,生产效率提升了15%。“更重要的是,锻炼了职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,工作面貌也焕然一新。”
2003年的一次作业,许振超和同事们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.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。此后,“振超效率”扬名海内外。2019年,“振超”团队再次创造每小时单船效率514.7自然箱的最新世界纪录,保持至今。“中国速度”享誉世界。
企业效率提高了,节能环保也要跟上。长期以来,轮胎吊由柴油机供能,耗油量大,污染问题严重,成为困扰行业的世界性技术难题。恰逢国家号召企业组织节能减排行动,许振超意识到,“轮胎吊油改电”刻不容缓。
“当时国内外均没有相关研究成果,实际上我们在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。”重任在肩,前路未知。但许振超相信,技术总会进步,关键就在于谁能坚持到底。
在集团支持下,许振超牵头成立了攻关小组。经过反复研究,一次在外地参观厂家车间时,受车间天车线接电驱动启发,他和团队在2006年提出了油改电的滑触线“软连接”供电方案,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,极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,每年为青岛港节约2000余万元运营成本。
这一自主创新填补了世界航运系统的技术空白,成为行业标杆,吸引国内外港口纷纷效仿。从拼速度到优生产,许振超用“中国方案”再次震惊世界。
创新一直在路上。在传统码头向半自动、自动化转型过程中,许振超和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双起升岸桥的远程半自动操作,让司机离开了传统的高空驾驶室,极大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。
须知少日拏云志,曾许人间第一流。每一次技术革新,许振超始终走在时代前沿、行业前列,根本在于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。正如他对企业职工的寄语,“要把自己的工作岗位放到全公司、全集团乃至国家大局中去定位。”将国家需要、人民需要作为技术创新的根本指南,为中国港口事业发展劈波斩浪、勇往直前,“人民工匠”实至名归。
“劳动、知识、人才、创造”,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,也贯穿了许振超奋斗的一生。他相信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,坚持终身学习,不断超越自我,也影响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码头工人。
2011年,“许振超大师工作室”成立,这是我国第一家技能大师工作室。在传授技能技术之外,许振超还为工作室成员介绍相关行业最新技术成果,关心青年人的生活和思想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让职工开拓视野、增长见识,对人生长远发展、促进创新都有很好帮助。”
郭磊从部队退役后进入青岛港,曾经的军事本领没了用武之地,他顿感迷茫。拜师许振超后,在师傅影响下,郭磊决心苦练技能,终于练就了“精益求精”“高空穿靶”等6项岗位绝活和“两快一抢”操作法,逐渐成长为“桥吊专家”,还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,作为工作室领办人,带领团队共获得国家专利103项,完成技术革新201项,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。
“创新要围绕港口装卸生产的安全和效率展开。”“干工作,丁是丁、卯是卯,没有差不多,没有模棱两可。”许振超的实干精神和严谨作风深深感染着郭磊和“振超团队”的成员,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发扬着“振超精神”。
一次作业时,郭磊需要将30吨重的集装箱装入一艘200多米的船舶上。由于船舶体积比较小,稳定性差,加之当天风大浪急,作业难度加剧。屏住呼吸,小心谨慎,郭磊将集装箱一次性放置稳妥。“我看到外国船员竖起了大拇指。作为中国码头工人,内心很自豪。”
郭磊的徒弟刘起初中毕业后进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。“当时年龄小,也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、能做什么。”偶然一次机会,他在现场见到了许振超,感受到杰出产业工人的魅力。“从那以后,许队就成了我的人生偶像。”他在心中定下目标:一定要成为一名桥吊司机。毕业后经过重重选拔,刘起如愿进入青岛港。
“年轻人要有不服输的劲头,要有争先意识。”这是许振超给刘起的寄语。经过勤学苦练,参加技能竞赛斩获大奖,参与技术攻关,刘起如今已是首席技师,成为青岛港第三代桥吊司机的杰出代表。“可以说,许队和青岛港改变了我的命运。”
不畏艰难、勇攀高峰,许振超慢慢的变成了青岛港全体职工的一面精神旗帜。在这里,开拓创新蔚然成风。传统码头和自动化码头比肩而立,传统技能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,中国工人队伍的勤劳与智慧分外彰显。“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术会创新、敢担当讲奉献”,未来,一个又一个“许振超”将不断涌现,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工业强国,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接力奋斗!(本报记者 孔丽娟)